曼联vs布莱顿:最爱红魔的前锋回家,梦剧场迎故人
我有一台老电脑,我刻意不给它联网,保持了十几年前的样子,打开它就像开启了时间胶囊。
它从系统到软件都散发着上个时代的气息,存了很多当年的图片和文字,也还保留着当年的游戏——实况2009。
打开游戏,选择曼联队,在阵容名单的最下方安静地躺着几名小将的名字:奥贝坦、马切达和维尔贝克。
![]()
想到黑贝在上周末的联赛上梅开二度带领布莱顿击败纽卡,这位曼联走出来的前锋,就像一瓶越老越醇的酒,总能让球迷们沉醉。
看着游戏里的他,记忆涌上心头,无比汹涌,瞬间将我淹没。
维尔贝克故事的开头有些俗套,跟无数曼联名宿一样开始于卡灵顿基地。他是一个根正苗红的“曼联孩子”,8岁便身披红袍,心中所想也是要为红魔建功立业。
![]()
那些年,他曾留下无数让球迷无限遐想的青春印记。
谁能忘记那个在足总杯中冷静打入曼联生涯处子球的青涩少年?
谁又能忘记2012年欧洲杯上,他那记潇洒自如的“马赛回旋”式脚后跟射门?
![]()
初出茅庐的维尔贝克有天赋也有灵性,单凭身体与速度就能给对手造成威胁,他好似从梦剧场奔驰出的一匹乌骓马,冲破敌阵不在话下。当年,他还不是那个被调侃“射门如同解围”的贝不进,而是三狮军团寄予厚望的冲阵勇将。
在弗格森爵士的羽翼下,他被视为一块璞玉,盛赞其“集速度、爆发、技术于一身”。爵爷也曾两次把他租借出去练级,并在2011-12赛季给了维尔贝克首发的位置,或许是范佩西的到来挤压了他的出场时间,此后的维尔贝克始终不能稳定出场。
在爱与期望的背后,往往伴随着更严苛的要求与更沉重的压力。他灵光乍现,却也状态起伏;他能够奉献世界波,却也屡屡错失良机。
![]()
在曼联的后半段,“六边形前锋”维尔贝克却没有找到自己的真正长板,盘带、传球、跑位、射术都没能及时升级(尤其是射门极不稳定,他一度被称为“贝不进”),变成了一个只能靠身体去前场搅和的“前置后卫”。
当年的曼联帝国气度尚在,可容不下维尔贝克这样不稳定的前锋。最终,在2014年,曼联把他送给了阿森纳。
最让红魔球迷心情复杂的,莫过于他身披阿森纳战袍后,在足总杯赛场面对旧主时打入的那记绝杀球,以及他随之而来的激情庆祝。
那个他曾说“曼联是我最爱的球队”的孩子,在职业足球的残酷与现实面前,完成了对过往的一次决绝告别。此后他加盟布莱顿也市场攻破曼联球门,每每面对旧主黑贝心中都充满了不甘心的愤懑。
这一刻,爱恨情仇,交织成了他成长路上最复杂的注脚。
维尔贝克离开曼联后的旅程也充满坎坷。
在阿森纳,他本欲大展拳脚,却屡屡被命运无情捉弄。2017-18赛季他以替补的身份在各条战线上为阿森纳打入10球,来到伦敦后首次单赛季进球上双,并凭此入选国家队,并搭上了英格兰队参加俄罗斯世界杯的班机。
令人扼腕的是,2018年世界杯后,维尔贝克遭遇右脚踝脱位骨折的重伤,它不仅让维尔贝克赛季报销,甚至让医学专家暗示其职业生涯可能就此终结。这种伤病非常影响速度和爆发力,即使伤愈也很难回到先前的身体状态。
![]()
此后,无论是在阿森纳,还是加盟沃特福德,他都淡出了主流视野,那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曼联天才”,似乎正沿着“伤仲永”的剧本滑落。
外界开始给他贴上“未达预期”的标签,而他并不想就此黯然离场,他选择了退回洞穴舔舐伤口,期待再次出山。当真是“恰如猛虎落荒丘,打磨爪牙忍受。”
真正的强者,不是不会跌倒,而是在跌倒后还能勇敢站起来。
“魔法师”波特执掌布莱顿后向维尔贝克发出邀请,这次他不再是被豪门期望的“天才少年”了,而是需要“半坡起步”、需要从替补打起的“再就业”老登。
![]()
在海鸥的战术体系中,不论是波特时代还是德泽尔比,都要求他频繁回撤、串联、参与配合。这恰恰让维尔贝克得到了解脱——他无需单纯依赖速度和爆发力来冲击对手,而是更多地运用他日益增长的比赛阅读能力、护球做球的技巧以及老辣的无球跑动来参与进攻。
在这里,他实现了首次英超联赛进球上双(上赛季10球,在曼联两个赛季打入过9球),达成了直接参与100粒英超进球的里程碑。更令人动容的是,他被年轻队友亲切地称为“老爹”,就像当年吉格斯指导他一样,他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
他说:“我热爱足球运动,始终保持着激情与热忱……目前我感觉状态上佳,身体强健,远未到退役之时。”
![]()
这份从容与坚定,是千帆过尽后的沉淀。
我觉得他并非“越老越妖”或返老还童,而是在布莱顿这片最适合的土壤里,终于将自己所有的潜能都兑现了出来,他的经验、球商、技术与心态达到了平衡,终于完成了最完美的绽放。
维尔贝克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一般的足球范畴,它给予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以深刻的人生启示。
![]()
在这个追求速成、崇尚“少年得志”的时代,我们太容易用某个阶段的表现来定义一个人的整个生涯。维尔贝克曾被巨大的期望压得喘不过气,也曾被反复的伤病折磨得遍体鳞伤。若在任何一个低谷时刻选择放弃,他的故事便会戛然而止,成为又一颗“陨落的天才”。
但他没有。
他选择了坚持,选择了与命运温柔而坚定地角力。他接受了身体的变化,转型为靠头脑踢球的球员;他放下了豪门的包袱,在一支更适合他的球队找到了价值;他超越了伤病的阴影,用科学的训练和积极的心态,一次次从重新登上绿茵场。
![]()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
起步快的人,未必能第一个冲过终点;中途跌倒,甚至一度远远落后的人,也未必就是失败者。真正的胜利,在于你能否调整呼吸,找准自己的节奏,忍受过程中的孤独与痛苦,并为了终点线那最后的冲刺,储备好所有的力量。
维尔贝克的“第二春”,就是他在人生的马拉松中,在最合适的赛段,迸发出的最强劲的冲刺。他证明了,成功可以有多种模样,高光可以有不同时段。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世界终会为你让路。
这朵一度在风雨中飘摇的希望之花,终于在布莱顿的海风中,等来了自己最绚烂的绽放。
![]()
本周末,维尔贝克将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如果能再次攻破曼联球门,我们能否在老黑贝庆祝动作中看到些许当年的影子?
![]()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