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茨真金不怕火炼,伊萨克成了水货!利物浦周中战马竞是考验_欧冠_法兰克福_曼联
维尔茨和伊萨克,这两个名字夏天还被球迷挂在嘴边当神话传,现在简直成了敏感词。
一个1.25亿欧元,一个1.45亿欧元,加起来2.7亿欧元的标王组合,硬是在英超赛场上演了“消失的他们”。
你说维尔茨没实力吧,他欧冠里关键传球次数全队第一;你说伊萨克不努力吧,他训练后加练射门到天黑。 可数据不会骗人:维尔茨踢了11场球,进球栏还是鸭蛋;伊萨克7场比赛就进了1个球,还是联赛杯刷的。 看台上已经有球迷举牌子了:“每分钟价值201万欧! ”这俩人的出场时间换算下来,每次触球都堪比金粉洒落。
利物浦放走的迪亚斯,在拜仁10场造10球,风生水起;留下的萨拉赫虽然状态下滑,好歹有3球入账。 可维尔茨呢? 对加拉塔萨雷那场,他28分钟只碰了4次球,赛后评分5.1全队垫底。 伊萨克更绝,对切尔西时上半场在禁区里就触球2次,全场1脚射门还没打正。
斯洛特的战术板都快被媒体翻烂了。 有人说维尔茨就不该打右中场,他和萨拉赫跑位重叠得像是玩碰碰车;有人说伊萨克需要空间冲刺,但利物浦现在玩传控,把他当支点用简直暴殄天物。 欧冠那次丢球特别明显:维尔茨慢悠悠回防,索博斯洛伊只能犯规送点,镜头扫过场边,斯洛特的脸比球衣还红。
老队员觉得新援拿高薪没贡献,新援觉得战术不适合自己。 伊萨克在纽卡时期射门转化率23%,现在降到8%;维尔茨在德甲场均2.3次关键传球,现在只剩0.9次。 训练基地里,伊萨克加练射门练到衣服湿透,可对抗训练中的准确率立马从85%跌到60%,心理负担重得能压垮人。
球迷论坛上吵翻天了。
有人甩数据:维尔茨英超关键传球数全队第三,欧冠还是第一,队友吐饼能怪厨子? 有人翻旧账:伊萨克罢训逼宫纽卡,现在遭报应了吧? 最绝的是有网友做对比图:维尔茨在勒沃库森的活动热图像烟花绽放,在利物浦的热图像烛火摇曳。
管理层现在骑虎难下。 国际比赛日时开会讨论,要不要学曼联搞“心理疏导团队”,又怕伤球员自尊。 斯洛特嘴上说“需要时间适应”,可成绩压力摆在那里:接下来连战切尔西、曼城,再输球恐怕更衣室都要崩了。
卡拉格说话最狠:“该把维尔茨放替补席! ”纳格尔斯曼马上怼回来:“队友不进球的锅能让他背? ”名宿们吵架都能上热搜,可见这俩人的话题度有多高。
技术部门偷偷做了分析报告:维尔茨的向前传球次数比德甲时少了一半还多,伊萨克禁区触球数下降40%。 报告最后一行小字写着:“战术适配性评级:C-”。
利物浦的“绝杀玄学”。
这赛季7场比赛6场绝杀,看似刺激,实则是前期进攻便秘的后果。
等到80分钟后对手没体力了,才靠乱战蒙进几个,要是维尔茨和伊萨克能早点打开局面,何必天天让球迷吃速效救心丸?
现在每次赛前发布会,斯洛特都要被问双标王问题。 上次他差点发火:“合同签的是六年不是六周! ”但转手就把伊萨克放替补席了。 客场对法兰克福前,更衣室有人听到助理教练喊:“别让他们再打爆我们的左路! ”球探部门最近开始频繁考察葡体前锋约克雷斯,这消息被《回声报》爆出来,简直是在伊萨克伤口上撒盐。 维尔茨还好点,毕竟年轻,德国媒体还在骂利物浦“不会用天才”。
社交网络上最火的段子是:“利物浦买伊萨克和维尔茨,就像给法拉利装上拖拉机轮胎。 ”底下最高赞回复是:“错!
是给拖拉机刷法拉利漆!
”
其实数据分析组早发现症结:英超对抗强度比德甲高30%,维尔茨的对抗成功率从52%掉到38%;利物浦进攻节奏比纽卡快一倍,伊萨克由守转攻决策慢0.3秒就够对手回防了。
但这些专业报告,哪有“双标王变双水货”的标题来得流量爆炸?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