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尔斯钦点英超最佳,托纳利凭什么压过亿元先生赖斯_中场_球员_控制
保罗·斯科尔斯这个人,当球员时话不多,但脚下功夫从不骗人;退役后当了评论员,话匣子好像打开了,可说出来的话,还是跟他的传球一样,不带一点多余的花哨,直戳要害。最近他在《The Overlap》节目上的一番话,就在英格兰足球圈里扔下了一颗不小的炸弹。当被问及谁是现今英超最好的中场时,他没选德克兰·赖斯,也没选其他那些媒体整天挂在嘴边的热门人选,而是直接点了桑德罗·托纳利的名字。
这个答案让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愣了一下。托纳利当然很出色,但直接被冠以“最佳”,尤其还是从斯科尔斯这种级别的名宿嘴里说出来,分量完全不一样。斯科尔斯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也很有他自己的风格:“我就是更偏爱那种更懂得控制、踢法更有格调、而且能进球的中场。我爱桑德罗·托纳利,他踢得太棒了,非常出色。我可能会选托纳利。”
“控制”、“格调”,这些词从斯科尔斯嘴里说出来,你几乎能立刻联想到他自己踢球的样子。他从来不是那种满场飞奔的扫荡机器,而是用脑子踢球的节拍器。他看重的,是球员对比赛节奏的掌控力,以及在关键区域用最简洁方式处理球的能力。
真正让这次点评变得火药味十足的,是他随后与德克兰·赖斯的直接比较。赖斯,顶着上亿英镑的身价转会阿森纳,几乎被捧为英格兰未来的中场脊梁。斯科尔斯承认赖斯很全面,但他话锋一转,点出了他认为的瑕疵:“你们会说赖斯,但我认为托纳利比赖斯更好……别误会,我很喜欢赖斯,他什么都会。但有时候,他会多带一下球,试图踢得更华丽,这其实没必要。”
这句批评相当精准,也相当“斯科尔斯”。他反感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无效的技术动作。在他看来,中场球员的第一要务是效率和决策,任何多余的触球或是不必要的卖弄,都是对比赛节奏的拖累。他觉得托纳利的踢法更纯粹,视野、前插和射门得分的能力,构成了一个更完整、更具控制力的中场形象。
这倒让我想起了托纳利离开AC米兰时的场景,当时给人的感觉太突然了。一个被视为未来队长的本土核心,一个承载着加图索精神和皮尔洛影子的年轻人,就这么被英超的资本力量带走了。很多米兰球迷感到心碎,而纽卡斯尔联球迷则在狂喜中夹杂着一丝疑虑:这么高的转会费,一个年轻的意大利球员,能立刻适应英超这种绞肉机式的节奏吗?毕竟,之前有过太多在其他联赛呼风唤雨,到了英格兰却水土不服的例子。
结果,托纳利的融入速度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期。他几乎是无缝衔接,不仅在身体对抗上不落下风,更重要的是,他的球商让他迅速理解了这里的比赛逻辑。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简洁出球,什么时候该带球推进,什么时候又该像一头猎犬一样去反抢。这种快速的适应能力,显然被斯科尔斯看在了眼里。
斯科尔斯的这番评价,与其说是对赖斯的贬低,不如说是一种对特定类型中场的推崇。这是一种更偏向古典大师的审美。他欣赏的不是数据面板上漂亮的抢断和拦截次数,而是那种无形的、能让整个球队运转得更流畅的“控制力”。他强调托纳利“能进更多球”的属性,也点出了现代全能中场一个被越来越看重的标准——不能只在防守端做贡献。
坦白讲,斯科尔斯这一票投给托纳利,带着强烈的个人偏好,但这种偏好是建立在他几十年的顶级联赛经验之上的。他用自己的标准,在托纳利身上看到了那种他认为最宝贵的中场品质:高效、聪明,以及在混乱中最先找到正确答案的能力。这或许也是对当前英超中场发展趋势的一种提醒,光有身体和覆盖范围可能还不够,决定上限的,始终是球员的足球智商和决策水平。斯科尔斯的观点无疑是主观的,但他提供了一个极具专业深度的视角,让人们重新审视这位来自意大利的年轻人,以及“最佳中场”这个称号背后,到底应该包含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