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波|足协闹了个天大乌龙?国际足联会怎么判_判例_中国足协_评议
中国足协将马纳法疑似手球判例提交国际足联裁定的决定,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引发广泛质疑。事实上,下级协会就争议判例寻求国际足联指导本属正常程序,国内外均有类似先例。此次舆论哗然的根源并非咨询行为本身,而是所提问题的专业水准令人质疑——这就像小学生向大学教授请教1"1 1等于几1"这样基础的问题。在足球比赛中,防守球员禁区内用手臂阻挡来球理应判罚点球,这一规则在中超赛场早已司空见惯,就连足协力推的知名裁判买买提江也曾多次做出此类判罚。
舆论对此事的批评声浪此起彼伏,纷纷指责足协这一操作暴露出的专业缺失。起初,人们认为这不过是足协评议小组的又一次低级错误,可能是为了转移中超球队在亚冠赛场全线溃败的舆论压力而仓促行事。但深入思考后不难发现,由专业人士组成的评议小组似乎不太可能犯下如此明显的错误。
仔细研读足协的评议报告后,一个更复杂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山东泰山俱乐部实际申诉的是两个判例:除马纳法手球外,还包括申花队角球进攻时李可对王大雷的干扰是否构成进球无效。与显而易见的手球判例相比,关于门将保护规则的争议才是评议组真正需要国际足联澄清的难题。
国际足联现行规则明确保护小禁区内的守门员,而中国足协评议组却可能将其曲解为保护进攻球员,这种对基本规则的颠覆性解读足以引发足球判罚体系的重大变革。可以想见,若仅就手球判例请示,国际足联必定斥责其浪费资源;但若涉及门将保护规则的核心问题,则可能引起国际足联高层的高度重视。
种种迹象表明,这很可能是一起严重的文书错误。以中国足球界当前的处境,他们显然缺乏挑战国际足联基本准则的勇气。更可能的情况是,在文件起草和发布过程中,两个判例被不慎颠倒。考虑到足协发布公告时已近深夜,审批人员可能因疲劳而未能仔细核对。
对于事件可能的结局,可以预见的是:在国际足联提出批评后,中国足协或将归咎于1"临时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1",并就此公开道歉。涉事人员将被追责,足协将承诺完善流程、杜绝类似错误,同时强调继续为中国足球发展不懈努力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