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林的战术变化让曼联成为笑话,而让热刺迎来曼联式难题
万众期待的欧联杯决赛终于打响,而这也是曼联和热刺本赛季最为期待的救赎机会。
他们排在英超联赛末段,仅仅因为三支降级球队更为糟糕而免除降级风险,所以这样的交锋背景,让很多球迷和专业人士都略有微词,毕竟如此真实的一场菜鸡互啄,胜利者将获得欧冠名额的奖励。
然而,规则毕竟是规则,两支球队也都希望能用一场胜利来告慰赛季,从而让自己的下个赛季变得不那么困难,只不过两支球队的赛前状态,都无法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犯更少的错误,将决定最后的结果。
相较于热刺,曼联在这场比赛拥有的可能性还是稍多一点。
波斯特科格鲁在中场区域没得可选,几乎只能名牌,而在门将和后卫线,他派出了上周轮休的主力组合们,前锋线上则舍弃了孙兴慜,选择了里查利森、索兰克和布伦南-约翰逊。
这样一来,热刺大致上摆出了一套能力尚可的首发,只不过在中前场的替补选项少之又少,但这已经是不错的态势了,所以热刺也一改之前在联赛里的保守态势,开局便选择向前逼抢,重新走上了波斯特科格鲁指出的道路:
而在阿莫林这边,球队稍显兵强马壮,至少各个位置有些选择,这也使得曼联在很多位置上都给出了让人意外的答案。
后卫线上伤病稍多,但在仍有余量的情况下,阿莫林摆出了多尔古、卢克-肖、马奎尔、约罗和马兹拉维的组合。对锋线的冲击帮助层面,因为只有多尔古而减半,包括卢克-肖的首发,都让人意外。
除此之外,阿莫林也舍弃了此前晋级决赛路上的乌加特和卡塞米罗双后腰组合,而是继续使用了布鲁诺-费尔南德斯来替代前者,前场因此多出一个位置,但加纳乔没有出现在其中,分别由芒特、赫伊伦和阿玛德-迪亚洛出场。
结合阿莫林这段时间在采访中,将中锋身侧的位置称为“left ten”和“right ten”,这意味着阿莫林在人员选项变得充足之后,开始出现了真正的战术想法:
他的思路开始偏向于格拉斯纳、阿隆索一道,用3421或3223来概括会更为清晰,也就是说,中场四人站成前后两线,翼卫上前大幅帮助进攻是其中的主旋律。
所以在这场比赛,你经常可以看到曼联在有球时的如此站位:
你可以将其直接理解为,阿玛德-迪亚洛在有球时会转为右翼卫,马兹拉维进入中场区域,和布鲁诺、卡塞米罗和芒特形成中场组合。
而且,阿玛德-迪亚洛也有在前场切进中路的走法:
这样一来,3421或3223的思路就更为清晰了。
很显然,乌加特替补或许有伤病困扰这个原因,但更多的原因,显然还是他和卡塞米罗只能出现一个,进而出现阿莫林在葡萄牙体育时期,帕利尼亚+努内斯、乌加特+守田英正、尤尔曼德+贡萨尔维斯的思路。
而从这个思路轨迹里,你也可以看到他的防守人正在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
那么从战术角度来说,卢克-肖的首发就不奇怪了,阿莫林在左中卫的位置还在寻求一个左脚出球的点位,哪怕这个左脚出球的点位在利桑德罗-马丁内斯受伤,海文还不足以经历决赛考验的情况下,卢克-肖也有不熟悉战术和需要适应强度的大背景,但阿莫林还是选择了卢克-肖。
这是阿莫林在人员变得充足之后,开始在近期清晰化的战术思路,但这一切刚好发生在决赛前夕。
这让他萌生了拆掉三中卫+双后腰,舍弃部分能够掩护老将和防守能力的冲击特点,决定改为尝试着争夺和控制中场,以此来压制对手的现代化思路。
考虑到对手只是同为难兄难弟的热刺,加上今天哨子明显偏紧,理论上这都会有利于控球更多的一方,但曼联的控球变多,并不见得就会带来多么好的结果。
因为在开场阶段,曼联就只能输出定位球环节的进攻:
而在第9分钟,热刺已经通过外围的传导和跑位,在多尔古身前和芒特身侧起脚传中:
不到2分钟后,马奎尔和卢克-肖在解围中的处理出现失误,让热刺发展出一次前场进攻:
而曼联在计划中的战术套路,直至第15分钟才开始打出:
所以,这里就出现一个清晰的问题。
阿莫林可以认为自己手上的选项更多,可以在这场比赛更清晰地展现出战术意图,进而放弃老路,开辟新路,但开场15分钟的表现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
曼联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掌控住场上的局势和节奏,尤其是在左半扇,芒特、卢克-肖这一路,包括需要拉到这里来防守的马奎尔,都会在处理球上出现问题。
比赛第20分钟,就完全没有人跟上索兰克的回撤拿球:
热刺并没有深耕于这一路的发展,这是曼联之幸,否则曼联甚至不会有后面看起来好像距离平局不远的表现。
所以,问题出在球员的表现,就像这次卢克-肖和卡塞米罗的后场配合就险些失误:
但更多出现在主教练的思路上,因为当你使用的左脚左中卫卢克-肖险些犯错,芒特则在进攻中难寻踪迹,整个左路还是要看多尔古发挥的时候,加纳乔为什么不能登场?
淘汰赛阶段形成的冲击打法,本该在这场比赛热刺仍在寻求前压的时候大放光彩,但曼联却选择了自降速度,这才是最令人扼腕的事情。
这使得曼联在上半场,其实只能看阿玛德-迪亚洛和马兹拉维之间的换位和发挥,但即便前者看起来发挥尚可,但这两次可以重看的发挥,之间隔了10分钟:
而在这之后,也出现了诸多热刺在这一路的发挥:
直至第42分钟,布鲁诺在后腰位置上两次连接队友失败:
随后热刺在左路进行换位进攻,萨尔送上传中,卢克-肖在防守布伦南-约翰逊时没有做到位,皮球因此弹入球门:
这显然是曼联听到的第一声清晰警钟。
比分已然落后,但比赛还剩余一半的时间,还是那句话,对手只是热刺,阿莫林如果在此时推翻首发思路,依旧还有无限的可能性来继续应对这场比赛。
但是在半场回来之后,我们没有看到曼联的变化,球队依旧在按照首发思路进行处理,这一点在下半场初段依然可以理解,因为一来是曼联确实可以通过传切配合进入右肋:
二来是热刺前场抢后场缩,脱节问题开始出现:
这样的空当,在热刺下半场初段的表现是随处可见的:
这样的空当如果能够抓住,从这里提高进攻效率,曼联当然可以为之一试,但这个时间窗口时间很短,一两次打不成,热刺战术思想重归统一,这个空间就会闭合。
然而,曼联不光没有打成,而且随着比赛时间的推进,曼联在战术上转移弱侧的准确率都开始下降,包括布鲁诺、马兹拉维等人的处理都是如此:
这实际上是曼联应该听到的第二声警钟。
战术思路正在失效,热刺将空间闭合掉,甚至开始全员收缩,这是曼联无法通过传切制造转移空间的原因。
而这一切,出现在60分钟前。
此前,阿莫林一直以来都呈现出换人较为及时、精确的表现,并且对疲劳管理和伤病控制颇为谨慎,但在这场比赛,面对两声警钟,他的球队还是在坚持首发打法。
61分钟,布鲁诺再失误:
而且热刺险些形成打进第二球的反击机会:
阿莫林还是无动于衷。
其实,随着里查利森的下场,热刺的比赛强度已然下滑,他们很难再能做到攻防一体,尤其是随着孙兴慜的上场,攻防强度都会出现下降。
而且,这支球队也不会令人放心,就像第68分钟这次任意球防守,本来此前防守不错,但却生生让曼联打出了一次机会:
于是直至70分钟之后,曼联的调整才姗姗来迟,而且齐尔克泽换下赫伊伦,加纳乔换下芒特,比分落后的情况下,继续单中锋的同时,继续边锋逆足站位。
在对手只是热刺的情况下,你不能说这些换人毫无效果,毕竟在齐尔克泽的帮助下,加纳乔也有逆足攻门的机会:
而且这次在边中结合之中,布鲁诺插上,其实打出了不错的套路:
但是随着热刺这边也开始调整,中卫丹索上场,齐尔克泽的作用就不会那么清晰了,这一点在马奎尔上前之后,也在暴露着不足。
但换人太晚的同时,缺乏战术思路的改正,更多只是进行疲劳位置的对位处理,这让曼联在比赛末段形成了围攻,但效率依然低下,所以整个比赛末段,曼联实际上只有两次威胁进攻,都只发生在比赛的伤停补时阶段:
这样的威胁程度不仅难以进球,也很难让热刺犯错,曼联就这样将热刺推上了领奖台。
很显然,这场比赛的曼联是失败的,从主教练的首发思路,到球员的临场发挥,到主教练的换人调整,都是如此,你几乎找不到比赛中的清晰亮点。
在替补席手牌更多、夺冠经验更为丰富的情况下,阿莫林和球员搞砸了一场天平本该稍稍偏向于自己的这场比赛,让曼联输掉了这场“Loser德比”,成为了本赛季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很显然,两回合对阵毕尔巴鄂竞技的比赛,尤其是次回合4-1的大胜蒙蔽了阿莫林的思路,让他误以为在那场本质上低强度的比赛中,芒特等球员的发挥可以践行他的决赛思路,即便是后面输给西汉姆联和切尔西,最终都没有改变他的想法。
这是曼联今天输球的本质原因,阿莫林显然在他最需要拿下的比赛里,付出了极为高额的学费,等待他的将是狂风骤雨。
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新账老账都在前面等着他。
而在热刺这边,波斯特科格鲁再次验证了他的第二个赛季夺冠的说法,在这家俱乐部拿下冠军,波斯特科格鲁显然在历史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然而,热刺如今将面临着曼联在上赛季末的两难困境。
无论做出任何决定,当然都极其困难,但无论做出任何决定,热刺下赛季其实也都一样困难,这一点不会因为欧联杯冠军的取得,欧冠席位的到手而有本质上的变化,这一点,对于两支球队来说都是一样的。
欧联杯冠军,其实只是一个安慰奖,未来的困难依然超出一两个赛季的时间就能解决的限度,毕竟两支球队下赛季的起点,依然是避免降级。
只不过,热刺球迷可以开心上几天,而曼联将自己送上了风口浪尖。

